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聖經博物館揭秘之旅 2017年11月對外開放
華盛頓——聖經博物館(Museum of the Bible)目前是逐步建設中的鋼筋、水泥和混凝土骨架,但不久后就會划向華盛頓特區天際線,包圍整個城市街區。
多達500名建築工人會立刻穿戴上霓虹燈安全裝置,到處亂轉着建築這間非宗派的博物館,而這棟建築將為人們提供在世界上最神聖的文本中穿行的無與倫比的體驗。
上周,該博物館官長卡里·薩默斯(Cary Summers)帶基督郵報記者來到八層建築區,進行安全帽之旅,直擊幕後工作。他分享了這場仍在進行的建築旅程——可以說是建成第一家這種類型的博物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挑戰。
這所有着百年曆史的建築正在進行最大規模的改造,但薩默斯告訴基督郵報截至目前面臨的一些挑戰——從過時的藍圖開始說起。
“你可能會根據最初的藍圖得到最好的想法,但這是一座有着百年曆史的建築,”他說。“事情改變了,但你不知道,所以他們[克拉克建築]必須要克服這一點。”
薩默斯詳細介紹了進一步的細節。“1923年的計劃顯示這裏有個圓柱,但現在沒有了。透過[最初的藍圖]你不知道這裏發生了什麼。”
“所以你必須要非常小心,原因之一是最初這裏的建築是靠鐵鎬和鐵鍬建成,因為你真的不知道一切的東西在什麼地方,但他們[克拉克建築]對此非常擅長。”
薩默斯解釋說,這個冗長的過程始於2012年,工人小心地確定地基的規模就花了七個月。
從那時起,工作穩定開展,目前博物館已經建好了50%。
該建築將以40英尺高,2.5噸重的銅門迎來八方遊客,門上刻有古滕堡聖經第一版創世記1章的內容,薩默斯館長稱這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入口之一”。
穿過門,入口正中間是伯默蒲草紙抄本集的玻璃復製品,上面刻有用希臘文寫成了詩篇19章,這是現存最古老的完整詩篇,屬該博物館所有,薩默斯說。
“所以當你走進來,你真的是走進聖經之中。”
千真萬確!
就在入口中,遊客可以購買博物館門票,收集關於博物館的訊息,詳細考察禮品店,凝視40英尺高、150英尺長、20英尺寬的電子天花板,“這可以按秒按時變幻”,將展出聖經藝術和其他場景,薩默斯告訴基督郵報說。
博物館的第二層樓被成為“影響之層”,解釋聖經如何影響世界,並將呈現美國和全球聖經展。
這一層融合了遊客沒有注意到的創新理念,例如活地板上方是四方形的鋼板,一拉動就輕而易舉可以升起來。正下方是建築工程師可以接觸的電力電纜。
“這樣設計我們就可以在整個博物館拉出電線,卻不用拆除任何東西……所以你可以在整個博物館中任何你想在的位置拉出電線。這是非常有趣的系統。”
鋼板上由有磁性的木板和木質飾面薄板覆蓋,仿造傳統的硬木地板。對遊客來說,這些地板無縫結合在一起。模板也可以升起,鋼板就露出來,最終接觸電線,然後再復歸原位。
第二層中的咖啡店將為遊客提供一個悠閑的好去處,也許可以默想他們的所見所聞。博物館考慮遊客體驗甚至具體到最微小的細節當中。
薩默斯開玩笑說,室內空間的塗料仍在改進當中,這可能會持續“直到他們開放的那一天”。
博物館第三層被稱為“聖經故事”,只有這一層比其他層有更封閉式的展覽,薩默斯解釋說,這裏將有猶太聖經區,這會是“初排”,占那層樓一半的空間。
“你正在穿過聖經中涉及時期的不同場景。亞伯拉罕,大衛等等。”
這層樓上還有費城象徵性獨立鍾的復製品。
薩默斯相信,“七口獨立鍾之一就是由費城那口的同樣模型鑄造而成。”
獨立鍾舊約題詞來自利未記25章10節,“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
歷史樓層在第四層。“這一層完全開放……這一層會有更多傳統博物館的感覺……整層樓都是展覽。”
第五層適合整個城市街區的足跡,包括表演藝術劇場,還有一個更低的、中層的陽台座位,共可以容納大約500位戲迷,薩默斯說。劇場將舉辦音樂會和講座。
這一層還會儲藏從以色列文物局(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簡稱IAA) 借來的文物。2015年,聖經博物館宣布與IAA達成多年合約,展出來自該國國寶檔案的200萬件古代文物。IAA對該博物館的設計有發言權,並將在這一層擁有展覽空間。
第六層屋頂的一部分由曲形玻璃封裝覆蓋,上面還有一層特別的網眼貼花刺繡,用來“彈開”太陽強烈的光線,
屋頂區還會有許多葉子,來消散太陽熱量。頂樓的一部分還會配有彩色玻璃窗。
薩默斯補充說,頂樓會有舞廳,舞廳有100個座位,以及500個晚餐座位,使其成為特別聚會的理想場地。
遊客也在頂樓上也飽覽風景如畫的國會山、華盛頓紀念碑、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史密森學會和植物園。
聖經博物館將於2017年11月17日開放。
張牧師
有十個長大痲瘋的人來求耶穌醫治,痊癒後,卻只有一個人回來感恩。
耶穌難過的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
切記!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是一個搭橋的人,
不但搭建他的人際關係,因為人喜歡跟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做朋友。
也搭建別人對他的愛,因為一個對別人付出的愛不斷感恩的人,別人會更樂意付出。
更搭建神對他的祝福,因為神的祝福必能滿滿臨到一個樂意感恩的人。
請想一想:在這週中(或更久),有哪一個人為你付出,你很想感謝他?可能是你的配偶、父母、兒女、家人、老闆、同事、朋友、小組長…。鼓勵你現在就打個電話、寫個卡片、信件、Line、E-mail…給他,表達你對他的謝意。
我相信你會充滿快樂,因為你懂得感恩;被你感謝的人也一定充滿喜樂,因為一大早就有美事發生。
祝福你,早上懂得感恩、下午懂得感恩、晚上懂得感恩、時時處處都感恩、感恩成為你的生活模式,喜樂就必與你同行。
《歡迎轉貼》 張牧師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代禱
南美委內瑞拉陷入惡性通膨、經濟崩潰黑洞 基督教會正積極介入援助飢餓百姓
南美洲委內瑞拉內戰尚未平息,正持續陷入惡性通膨、經濟崩潰的黑洞之中,幾乎所有物資短缺,國內糧食生產不足,目前當地教會已積極介入,並極需各界人道食物及藥品等援助。
受低油價衝擊,加上政府腐敗,幾乎使該國所有物資盡都嚴重短缺,首都加拉加斯(Caracas)如今已成為全球暴力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去年該城中謀殺案,比整個歐盟加總起來還要多。有關該國人民四處獵殺狗、貓及鴿子充當食物的報導層出不窮,抗議經濟環境艱辛的示威遊行,也接二連三不斷出現。
物資極度短缺 人民四處爭奪民生必需品
位在該國西部哥倫比亞邊界的庫庫塔(Cucuta),是擁有60萬人口的城市,約一年前,在委國總統尼古拉斯.馬杜洛(Nicolas Maduro)指控哥倫比亞準軍事部隊,對該國發動攻擊後,兩國隨即關閉邊界,不相往來。
然現因委國嚴重物資短缺,局勢正改變。高達10萬名委國人民趁週末空檔,無視關閉的禁區,就穿越邊境橋樑,進入哥國庫庫塔市,因委國再也無法採買所需物資;放眼望去只見成千上萬人龍,自哥倫比亞採購物資後,再越過邊境,返回委國的聖安東尼奧。
舉凡衞生紙、牙膏、米,甚至是其他小件民生必需品,都是採買重點,但因哥國邊境城市也被買光,因此這些人將開始挨餓。保羅.派內達(Raul Pineda)是3名孩子的父親,為餵養孩子們,自己有一餐沒一餐,現況是,「沒有藥品,只有極少量的食物,國內生產的糧食不夠全國人民所需。」
惡性通膨持續 委國錢幣今已嚴重貶值 明年將更糟
抵達哥國的難民情況也並不好,因工作機會很少,許多人淪為賣淫或罪犯,而那些帶著錢逃出來的人,發現這些錢撐不了多久。「工作一個月,所得只夠買2天食物」,這反而帶來更大問題,很多委國人民看到哥國貨架上的滿滿物資,高興的哭了,但當發現手中的錢,僅能採買如此少的物資時,又忍不住再次哭出來。
位處委國邊境僅數百公尺遠的哥國雜貨店業績十分可觀,老闆娘表示,這些人並不知道手中的委幣有多不值錢,「根本無法在這裡買什麼東西,最多只能勉強買些維生物資吧。」
委國貨幣貶值情形十分嚴重,2012年,1元委幣(bolivars)約能兌換25分美元,如今是900委幣才能兌換1美元。由於惡性通貨膨脹,專家預測,明年很可能變成1美元兌換9萬委幣,屆時該國經濟及社會景況會惡劣到令人不敢想像。
基督教會及救援組織已介入 盼上帝憐憫賜恩
據維基百科2011年宗教調查結果指出,委國人口有88%是基督徒,其中包括71%天主教徒和17%新教徒。目前除人道組織正協助供應食物外,當地教會也早已介入,幫助貧困人民,包括提供醫療護理包,甚至為有需要的鄰舍提供住宿。
同時,委國和哥國正在談判,盼望可在永久基礎上,重啟邊境,作為人道救援走廊。受助者派米達對教會的協助獻上感恩,並表示,起初確實很艱辛,但,「感謝上帝和教會幫助我們,使我們可以住在這裡。」
委國人民正需要各式物資及教會援助,求神幫助總統有智慧能自低油價風暴中,找到石油之外的經濟出路,同時看顧受苦人民,願上帝豐盛的憐憫與恩典臨到他們身上,賜下日用所需及真正的和平。
我們都如羊走迷
「我們都如羊走迷」(以賽亞書五十三:6)
綿羊(sheep)與山羊(goat)有許多的不同,例如山羊的顏色黑,綿羊的顏色白;山羊的主食是葉子,綿羊的主食是草;山羊好動,綿羊安靜;山羊難管,綿羊好管;山羊認路,綿羊不認路;山羊常在山區活動,綿羊常在平地覓食;山羊不怕日曬,綿羊需要樹蔭;山羊腿長走較遠的路,綿羊腿短走不遠;山羊可以爬山,綿羊大都走平地;山羊在危險時會躲藏,綿羊不會躲;山羊走錯地方會想辦法逃回來,綿羊不會逃。
「我們都如羊走迷」( like sheep have gone astray),這羊是指綿羊。綿羊會走迷的原因,第一,是小羊一歲時獨立,以前小羊跟在母羊旁邊吃,倚在母羊身邊睡,母羊咩咩一叫小羊就過來。獨立之時,小羊不聽母羊,又愛脫離羊群,容易自走己路而迷失。
第二,綿羊經常與鹿、兔子、馬共用一塊草地,天敵出現的時候,鹿往山上跑,兔子往草裡鑽,馬往平地跑,綿羊學牠們的方式逃,山坡爬不上去,草叢鑽不進去,跑的又比馬慢,結果迷失了。所以當主的綿羊,要逃到主身邊,不要效法世界的方式逃。
第三,綿羊雖然乖順,小動作不少。綿羊在早晨覓食時是成群活動,到了草場時,就逐漸分開,約20~30隻為一群,而後又逐漸散開,每2~3隻為一小群。綿羊不耐強風,風大的時候較在一處,風小的時候,有些綿羊祇顧吃草而愈走愈遠。一般一個月的羔羊離群頂多3公尺,兩個月的小羊可以離群8公尺,三個月的小羊可以離群9公尺,一歲的羊會離群20公尺之遠。
黃昏時,羊群慢慢聚攏回來,到不同的避風處過夜。若沒有人引領,綿羊每晚會在不同的地方睡,這是走迷最關鍵的原因。牠們沒有固定的棲息處,一時方便的地方睡。有時分散的羊群聽不到聚攏的叫聲,因而迷失;到夜裡找不到避風處,會整群走迷。
走迷的羊無論是一隻,或是一群,都很快的被野地的野獸消滅,除非有牧人將其找回。這總讓我想到剛信主時,唱的詩歌:
「失迷的羊,你今在那裡?救主今天正在尋找你! 一百隻羊內中缺一隻,莫非就是你?」
作者/張文亮
作者/張文亮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回歸真我
回歸真我
害怕被遺棄,害怕失去別人;這會讓我們墨守成規,或拼命佔有別人。
害怕被吞噬,害怕失去自己;這會讓我們逃離關係,並與別人保持距離。 ——大衛.里秋
在關係中,不是要做好人,而是做真實的人
我們以為,只要當個好人,就不會被指為壞人,也不會再被批評生命沒有對他人有所貢獻與幫助。因此我們被制約,要為了別人的需要而活,要為了別人的舒服而活,要為了不要讓別人不高興而努力。
有一天,在電話中和好友聊了一陣,好友突然跟我說:「妳真好,聽我說這麼多,陪我這麼久」。
我回答:「不,我沒有好,聽妳說,或陪伴妳不是因為我是好人,而是因為此刻的我,想要聽妳說,陪伴妳」。
她又說:「為什麼這麼說?」
我又回答:「如果我是為了做好人來滿足妳,那麼我不是出於真心,我只是想符合我要做好人的規則,或是滿足我認為自己是好人的期待。但此刻我的陪伴,是因為我在此刻真心關心妳,也真心想關心妳。但也許下一次,我無法關心妳,也關心不了妳,那麼我會真實地告訴妳,我真的做不到,無法在那一刻關心妳」。
「這無關於我是好人還是壞人,而是因為我是我,我是流動的,我是變化的,我是活在當下的,我是真實的。」
朋友於是理解的說:「確實是如此,是因為真心想關懷而陪伴,而不是為了要當好人而不得已的陪伴。謝謝妳此刻的真心。」
停止貼好人的標籤
我們從小到大,總是要經歷被人丟來許多情緒與傷害,當我們無法接,沒有能力接時,便會經歷被責怪:自私、只顧自己、沒有用、養妳做什麼…
於是,我們習慣性的產生愧疚、自責與自我批判,強逼自己不要感受自己,壓制自己的感受能力,然後要求自己應該要去符合那些將不屬於我們的情緒丟向我們的那些人,好避免再有愧疚、自責、衝突的不舒服情緒。我們以為,只要當個好人,就不會被指責為壞人,也不會再被批評生命沒有對他人有所貢獻與幫助。
因此我們被制約,要為了別人的需要而活,要為了別人的舒服而活,要為了不要讓別人不高興而努力。只要他人說一句:你不是好人、你怎麼這麼壞、你怎麼只顧你自己、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就像被下了金箍咒,動彈不得,必須屈服。
為了拿「好人」的獎牌,你付出不少代價,卻仍是在收到一句「你不好」的評論時,一切前功盡棄,你仍然被打回你「不是好人」的煉獄中,反覆的折磨著自己,為什麼一切如幻影般的消逝的無影無蹤。
只要自己當了人家口中的好人,就有人會愛你、肯定你,但你沒有看見的是,你想要交換的東西,那些別人的在乎與肯定,不是你可以控制得來的。
請還給自己自由,也還給別人自由。也還給別人可以自由選擇回應與否的權利。當你可以接受「拒絕」也是一種權利時,你才能有了能力拒絕,也給別人拒絕的權利。不把別人的拒絕視為傷害,也不把自己的拒絕視為傷害。
在這世上,人都是一樣,有無助、有脆弱、有失落、有恐懼、有各式各樣的困境與壓力。停止想像你要拯救誰離開黑暗,也停止想像誰該拯救你離開黑暗。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那片黑暗,都有自己內在真實的處境。
我們能做的,是相互扶持,真心關懷一時片刻,但過了這一片刻,你仍是你,我仍是我。你替代不了我的生命,我也替代不了你的生命。
我們仍是各自生命旅途的路客。
本文擷取於博愛浸信會 張林秀美 師母手稿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聖經考古大發現!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耶路撒冷考古機構,公佈近年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它確認了聖經上的記載,以及古以色列最著名君王的生活。
此一新發現體積很小,長寬僅有近約1公分寬,卻曾產生巨大影響力。它就是西元前727–698年的古代印璽-希西家王(King Hezekiah)的御用印璽...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脫離綑綁得著真自由
見證人:許曉薇
不知為何而拜
從小我看著母親每天早晚都要拜拜,我不解的問媽媽為什麼要每天拜拜,她的回答是「每天拜拜才會平安」。我又問:「那為什麼要每天拜祖先?阿公阿嬤都不在了,這樣拜,他們會知道嗎?」媽媽說,從以前就都是這樣,一代傳一代,就傳到現在。
為求平安到處拜
出社會後,在ㄧ次偶然的機會裡,我被路人拉近一貫道,甚至被迫發了重誓,拜了好幾叩首,就這樣我莫名其妙領了入道證,其實我心中一直很不安。結婚後,又因婆婆是比丘尼,我們全家大小因此皈依佛門,我也拿到了皈依證。每當心裡不平安時,就會想起媽媽說過要拜拜才會平安。我曾經因為內心不平安一天跑了五間廟,回到家後還是一樣不平安。後來又想起了婆婆說要讀佛經,於是又拿起了佛經狂唸,但是心裡始終得不到平安,甚至更不安。
不會經營婚姻
由於不懂得經營婚姻,與丈夫幾乎見面就是吵架,也習慣用吵架代替溝通。後來吵累了,不想吵了,所以只要他在家,我就出門,致使我們的感情越來越淡。為了改善我們的關係,只要有人說哪裡算命很準,我就會去試試看,不但花了我很多錢,我們的感情並沒有因此而變好。能拜、能求的我都做了,我已經無路可走了。
今世來還債
為了小孩,我忍受了長年累積的婚姻壓力。我發現我的心越來越悲觀,負面思想充塞我心,有一死百了的念頭。每當我遇到困難不順利的時候,心裡就在想:「是不是我前世做錯了什麼,今世要來還債。」天阿!我前世到底欠了多少債,我要怎樣還?什麼時候可以還清呢?我對人產生懷疑,感覺害怕,我把自己封閉起來。最後,我走上離婚的路。我以為離婚之後,就能解決我痛苦的生活,事實並非如此。
思想帶來轉變
我的朋友力珍見我難過,安慰著我,而後邀請我來教會。當我來參加主日崇拜時,不安的心平靜了下來。當我閉上眼睛,感受周圍的氣氛時,我開始掉淚,這種感覺就好像在外面受了傷的女兒回到了家,見到自己的父親心中的委屈全部隨著眼淚一湧而出。從敬拜開始到牧師講的道,都在在衝擊我的心,我就這樣哭著回家。當我參加基要真理班時,課程要求我們每天要研讀聖經,使我更深認識祂是又真又活的神。當我心裡不平安的時候,我就禱告,神總是讓我有新的看見,我的想法就不斷被神修剪、更新。認識神之後,我快樂許多,想法也突破很多。
憂鬱症得醫治
過去我害怕黑夜,並且常會看見第三度空間的形體,心裡的不安讓我變得很膽小。上了第二課罪後,使我知道以前盲目拜偶像,變成我生命的枷鎖;前世因果搞到我得了憂鬱症,整個人想法極度悲觀與負面,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遭天譴與雷劈。我向神認罪,並把自己交託給神。奇妙的事發生了,我心靈的枷鎖解開了,上帝讓我輕鬆的擺脫了過去宗教的捆綁。我不再害怕黑夜,因為有天父做我的靠山,我整個人變得很輕鬆,內心也感覺到無比的平安,並且神醫治了我的憂鬱症,我封閉的心也漸漸被打開了,我的靈得著自由了,因為耶穌基督使我成為新造的人。消失許久發自內心真誠的笑容,又慢慢找回來了。
擁有安全感
當我參加敞開小組時,透過組員的見證分享,讓我看見自己的不足及要改變的地方,進而建造我的生命,剛強我的心,神給了我足夠的安全感。
親愛的朋友,無論你是否和我過去一樣,在不安中尋求平安,在莫名的控告中生活,甚至懷疑著真的有神嗎?我懇切邀請你來認識這位又真又活的神。你的心靈若受傷了,祂能夠安慰你的心,使你的心得著平安。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想改變口袋 先要改變腦
想改變口袋,先要改變腦
旅遊需要導遊,人生也需要導師! 埋頭拉車的同時,還要懂得抬頭看路,優秀是走向卓越的絆腳石
。時至今日,財富和幸福指數已經不僅僅是錢的數量。沒有危機才是最大的危機!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我們都要不斷地改變修正自己的方法,使自己能夠更快更好到達我們想要去的地方。改變是永恆不變! 只有改變,才有未來!別人不明白的時候你明白了,別人明白的時候你行動了,別人行動的時候你成功了,別人成功的時候你富有了。
這就是: 超常思維,先見之明!以前認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還沒有找到發明抽水機的方法;現在認為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這是還沒住到太陽從西邊出來的星球上。這個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要想事情改變,首先自己改變,只有自己改變,才可改變世界。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 戰勝困難!不是井裡沒有水,而是挖的不夠深;不是成功來的慢,而是放棄速度快。得到一件東西需要智慧,放棄一樣東西則需要勇氣!觀念比能力重要,策劃比實施重要,行動比承諾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感知比告知重要,創造比證明重要,尊重生命比別人看法重要!方向比速度重要,智慧比吃苦重要,學習比學歷重要,機遇比關係重要,要什麼比做什麼重要!智力比知識重要,素質比智力重要,覺悟比素質重要。
方向大於方法,動力大於能力,做人大於做事!在家裡看到的永遠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把錢放在眼前,看到的永遠是錢,把錢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錢的世界。不是街上東西貴,而是你口袋沒有錢;不是你口袋裡沒有錢,而是你沒有找到掙錢機會;不是你沒有掙錢機會,而是你腦袋裡沒有致富的理念!世上本無移山之術,惟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人生最聰明的態度就是: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適應不能改變的一切!時代在變,你在哪裡?那麼我們如何應對這個速度、多變、危機的社會呢?道路只有一條:學習、改變、再次創業。
訂閱:
文章 (Atom)